4月25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向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精神,研究乌鲁木齐市贯彻落实措施,对全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工作提出要求。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发森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认识新征程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首府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要抓好重点改革任务攻坚,紧紧围绕破除制约乌鲁木齐市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特别是自治区党委确定需要乌鲁木齐市落实的重点改革任务,逐一制定改革方案、细化改革措施,高质量推动改革事项。要加强改革难点调查研究,紧盯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集团化办学、完整社区建设、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改革试点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强有力措施,确保改革高效协同、取得突破。要坚持领导干部领衔抓改革,市级分管领导要当好改革先锋,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抓紧抓实改革任务,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会议指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最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改革举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领域深层次问题调研谋划,扎实推进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稳步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加强市、区(县)联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研究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方案,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乡村支教,提升乡村教育教学水平,推动首府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龄段特点,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内涵式教育,融入课堂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日常管理之中,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牢正确的“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要全面提升教育工作保障能力,完善领导干部包联学校机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问题,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教育一线倾斜聚集,引导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为建设现代化首府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研究审议了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等有关文件,总结一季度经济运行,安排部署二季度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乌鲁木齐市正处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科学分析全市经济运行中困难问题,优化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加快发展,为圆满完成全年增长目标奠定基础。要统筹三次产业发展,正确处理好乌鲁木齐市三次产业关系,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抓好龙头型企业、强化基础型企业、扶持成长型企业,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要坚持以大项目为牵引,完善领导干部包联服务机制,落实分级、分类、分部门、分责任和定办理时限、定开工时间、推进机制要求,加快项目手续办理速度,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应开尽开,以“五个一批”推动项目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要抓住招商引资“牛鼻子”,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扶持和培育一批总部企业,加快形成总部集聚效应,更好发挥在强化区域分工协作、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要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加大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用工保障、“双创”服务,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发展,鼓励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扩量。要促进消费持续扩大,根据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消费品类需求,创新消费支持政策,提升家电、餐饮等传统消费,稳定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培育拉动性强的新型消费,发挥消费在稳增长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明确乌鲁木齐市服务业发展定位,研究制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发展。
会议听取了稳定形势分析、安全隐患排查、信访案件化解等情况汇报,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坚持运用法律武器化解矛盾、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健全基层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保持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要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聚焦电信网络诈骗、拖欠农民工工资、安全生产等重点问题,持续推进各类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工作,推动信访“治重化积”工作常态化,把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法治首府、平安首府建设水平。要扛牢维护稳定政治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落细落实各项维护稳定措施,切实为首府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